ASIA PACIFIC CEO ASSOCIATION, WORLDWIDE - APCEO English
Logo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声音
诺华全球CEO万思瀚:植根中国市场,促进创新产品在中国落地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宫晓倩)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出一系列稳外资政策举措,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重要投资目的地,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近日,诺华全球CEO万思瀚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诺华长期根植中国市场,亲眼见证着中国的巨变与腾飞。尤其在医药健康领域,过去几年中国医改所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不仅监管系统进行了现代化提升,而且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家医保目录也有了很大的改革。基于此,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药企最激动人心的市场之一。作为一家高度专注创新药的企业,诺华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及技术能在中国落地,惠及更多的中国患者。


中国在诺华全球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悉,诺华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也是全球财富500强企业。经过近年来的战略转型,诺华已经成为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物的公司,聚焦患者需求十分迫切的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免疫,神经科学,肿瘤。

 

万思瀚介绍,过去几年诺华进行了一系列交易,拆分了仿制药、器械、消费者健康等相关的一些业务,交易总金额达到约1300亿美元,从而成为了一家高度专注创新药的药企。诺华目前拥有着五大关键的技术平台:化学疗法、生物疗法、xRNA疗法、基因与细胞疗法、放射配体疗法,聚焦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在内的四大重点市场,与此同时也会持续地将产品带入全球130多个国家。

 

“目前,中国是诺华全球第二大市场,而且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在诺华全球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很希望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引入到中国。”万思瀚说。

 

据了解,在过去五年期间,诺华在中国的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去年销售额达到了33亿美元,并且目前在众多的跨国药企当中,增速处于领先的地位。

 

引进前沿疗法 提高创新药在中国的可及性

 

推动可及性,是诺华的全球重要战略之一。秉持“承诺中华”的信念,诺华始终致力于引进创新药物和前沿疗法,并提高中国患者对于创新药物的可及性。

 

近年来,诺华采取了众多创新举措帮助患者改善健康,提升可及性。万思瀚介绍,诺华会持续加强医生、专家们的沟通和教育,使他们充分理解使用创新科技和创新产品能够为患者带来什么样的机会。“诺华最近上市了一款针对坏胆固醇的新型RNA的药物,对此我们会对新技术和治疗方案进行医生教育,非常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像这种RNA技术能够解决更多心血管疾病的难题。”

 

“这反映了诺华在中国的承诺:不断地推进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可及性。”万思瀚说。

 

此外,万思瀚也表示中国对于诺华药物研发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他表示,诺华将中国市场纳入到全球药品研发的流程当中,并且所有Ⅲ期的临床项目都已经包含中国。与此同时,在诺华全球临床试验当中,中国是排名第二的贡献国家,这也反映出诺华与中国的医院以及中国的研究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悉,自2017年以来,诺华进入中国的医保目录的药品共有近40个,在中国有100多个临床研究项目。“诺华还将在浙江海盐县投资超6亿元建设放射性药物生产基地,未来我们也希望在中国市场上市更多的创新产品,覆盖肿瘤、心血管及免疫等领域。”万思瀚说。

 

三方面驱动诺华未来的中国市场

 

中国是诺华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发展,万思瀚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不断驱动:

 

第一,加快新药上市。自2022年起,诺华在中国的新药及新适应症开发已实现100%与全球保持同步,未来两年内,诺华希望将有超过90%的中国新药及新适应症注册申请可以与全球保持同步。万思瀚期待未来诺华的创新药可以实现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市场有机会同步上市。

 

第二,更多的诺华产品可以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时有竞争力的定价。目前,中国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有从国谈到国采有着比较清晰的机制,这也会鼓励诺华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地将新产品带入中国市场。

 

第三,不断地提升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可及性。国家医保目录和药品进院需要有比较好的衔接。需要对医院引入创新产品能力进行更好的评估,持续对医生进行教育,同时让更多创新产品不断下沉到二三线市场。

 

“做好这三点,相信未来五年我们在中国一定会持续发展,而且可以不断勇攀高峰,实现我们成为在华前三大跨国药企的目标。”万思瀚说。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高层领导
领袖寄语
高级专家
联系我们
职业机会
合作体系
全球健康产业
资金项目库
全球高端制造业
世界新材料产业
产业指导
指导规则
高级专家
指导主题
产业观察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重要声音
视频图片
中国合作方

  APCEO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60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434号